【我的扶贫故事】王泽勇:打好“莲藕经济”牌 念好产业“富民经”
来源:天眼新闻    发布日期:2020年11月06日

  我叫王泽勇,今年35岁。2016年6月,我作为航空工业和贵州省委国防工委选派的驻村干部,来到普定县化处镇担任第一书记,开启了驻村帮扶工作。

  
  水井村位于普定县化处镇的西北部,占地8.2平方公里,含10个村民组1070户4192人,是化处镇八个贫困村之一。水井村背靠朵贝山,磨香河穿村而过,窄口水库坐落于此,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沛、水源充足。那时我就在想,条件这么好的一个地方怎么会是贫困村呢?如何破题脱贫攻坚呢?
  

  带着这个问题,村“两委”、驻村工作组领着党员和群众代表到山东济南、济宁、云南昆明、玉溪,我省的湄潭、凤岗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仔细问、认真听、细致记,结合对阳光、土壤、空气等自然资源的实际反复斟酌,最后按照县、镇的产业发展思路,全村确立了“茶果上山、香葱进地、莲藕下田、养殖循环、乡村旅游”的产业发展思路。

  
  2016年11月,水井村紧抓发展黄金机遇,借助普定县政府一百万“资金池”以及航空工业无偿帮扶的一百万项目资金的推力,激活了水井村集体经济的“全活力细胞群”。
  
  通过“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建模式,由村集体公司统筹全村产业的生产经营,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经过实地考察,引进鄂莲系列、泰国莲等多个品种,加大力度扩大莲藕种植面积,实现全村目前发展莲藕种植1000余亩。
  

  水井村村集体公司在通过四年的探索,成功通过农企销售、农超销售、电商销售、网络销售、直播销售五大产销对接模式,四年多来水井村共销售商品藕、藕种、荷叶茶累计400余万元,发放土地流转金150余万元,带动种植户增收60余万元,茶农增收50余万元,带动村民务工增收70余万元,为168户贫困户分红累计达50.4万元。

  
  近几年来,每到盛夏季节水井村的荷花竞相开放,平均3.5米高的荷花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眼球,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水井村抓住商机,连续四年举办“荷花节”。两年下来,水井村的荷叶茶、绿茶销售额就突破了200余万元,水井村旅游收入为0的历史,实现旅游收入突破130余万元。更坚定“两委”带领群众走“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之路的信心。

  通过发展产业,2019年底,我们水井村人均年收入达到9851元,全村384户未脱贫户1692人全部脱贫。
  
  目前我们已经申报获得了青岛对口帮扶资金95万元,用于修建藕粉自动化生产线,通过今年初我们半手工半自动的藕粉生产及销售,现在已经接下了四十万元的藕粉订单,年内必须要达产。下一步,我们将准备扩大藕田的种植面积,把邻村的那一片也流转来种藕,在种植管理上探索反包倒租、分片承包管理等模式,将全村的产业再推上一个新台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梅世桂 整理

上一篇:【我的扶贫故事】我愿在大山里“驻”下去|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姚启超

下一篇:【我的脱贫故事】朱德武:努力奋斗才能脱贫更能致富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