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俄关系定向领航 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写在习近平主席即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8日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题:为中俄关系定向领航 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写在习近平主席即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乌拉尔山巍峨屹立,伏尔加河蜿蜒向前,辽阔的俄罗斯大地将再次迎来尊贵的中国客人。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树立大国关系典范

  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共同见证了大熊猫“如意”和“丁丁”落户莫斯科,为两国友谊再添一抹温暖明媚的底色。

  时隔三年多再次访俄,习近平主席将同普京总统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促进两国战略协作与务实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此次访问是习近平主席自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第九次踏上俄罗斯土地。十年间,中俄最高领导人会面40次,两国元首政治交往始终保持着高水平、高频率、高质量。

  面对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以多种方式保持密切沟通。从“冬奥之约”“新春之会”到已成传统的年末视频会晤,从电话沟通到互致信函,从“云见证”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到“云出席”对方国家主场外交重要活动……在两国元首的共同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加成熟坚韧,两国合作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显现。

  书写友谊合作新篇

  一桥飞架,通达中俄。这座大桥是两国元首共同关心推动的重大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它的开通在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之间开辟新的国际运输通道,成为中俄跨境互联互通建设的标志。

  这是中俄首座跨界江公路大桥的中俄双方接合位置(2019年12月2日摄)。大桥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终点位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十年来,中俄贸易额划出一道强劲的增长曲线:从2013年的不到900亿美元提升到2022年的超过1900亿美元,如今正加速迈向两国元首确定的2000亿美元的目标。

  在北京平谷地方铁路马坊站,京平综合物流枢纽中欧班列(北京-莫斯科)发车(2023年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俄罗斯商品同样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来自俄罗斯的巧克力、蜂蜜、面粉、酒水装进了中国百姓的菜篮子、零食箱。俄罗斯出口中心近日宣布,将增加线上市场的俄罗斯网店数量,方便中国消费者购买高品质的俄罗斯商品。

  作为中俄交换生在江西省华东交通大学就读的俄罗斯姑娘米卡科娃·娜塔莉亚(左三)在学校欣赏同学弹奏(2019年10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说,在两国元首的引领下,俄中两国在过去十年积极合作,相信未来两国领导人将为双边合作开辟更多新领域。

  2013年,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就来到俄罗斯。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习近平主席首次面向世界提出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呼吁国际社会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当前,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是重拾冷战思维,挑动分裂对立、集团对抗,还是从人类共同福祉出发,践行平等互尊、合作共赢,这两种取向考验大国政治家的智慧,也考验全人类的理性。事实反复证明,围堵打压不得人心,制裁干涉注定失败。

  2018年2月9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俄罗斯小朋友在“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活动中观看四川风采文化展演。新华社记者 鲁金博 摄

  世界越是动荡不安,中俄关系越应稳步向前。作为上合组织创始成员国,中俄发挥理念引领和战略规划等各自优势,不断推动多边合作,组织涵盖的领域从初始的安全,逐步拓宽到政治、经济和人文等领域,成为完善国际秩序、推动全球和地区发展、维护成员国安全稳定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力量。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等全球性和地区性组织的重要成员,中俄发挥大国引领作用,为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增添动力,为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提供保障。在朝鲜半岛、阿富汗局势、伊朗核问题等全球和地区事务中,中俄两国立场一致,协作密切。

  十年同行,行而不辍。中国将继续同俄罗斯一道,顺应时代潮流,以团结对冲分裂,以合作取代对抗,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 新华网



上一篇:跟着习主席看世界丨康庄大道 人间正道

下一篇:看图学习丨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

视频点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