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日期:2023年03月18日

  读史明志,增信笃行。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与文明成果中汲取智慧、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红色文化铸魂

  循循善诱,春风化雨。

  近年来,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进行了展陈升级,展品中一张特殊的任务表引人注目:13岁的曹维东负责营业,13岁的张敬茂负责管理药品,16岁的程昌林负责交际兼编辑,19岁的嵇钰负责电影技术管理兼记录……

  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下,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没有英雄模范的牺牲,哪来和平幸福的今天。

  儿童,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校长封岗战说:“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叮咛,不断深化红色教育,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责融入学生心中,把‘四个自信’植根在孩子们思想深处。”

  传统文化培根

  殷殷嘱托,言谆意重。

  在梅岭中学“运河思政”的融合课堂上,不同学科老师以“延续文化血脉”为主题,以因运河而兴的扬州玉文化为线索,轮流授课。讲到玉雕时,美术老师带学生借助肥皂体验雕刻技艺,语文老师重点讲述玉文化,道德与法治课老师则引导学生认识工匠精神。

  扬州是大运河原点城市,江苏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在这里,灿若星辰的大运河文化“流”进校园,为孩子们提供了精神滋养。

  在西安博物院,以“乐知学堂”为载体,该馆先后举办“彬彬有礼中国人”“我的城市我的家”“大唐印色”“我来守护长安城”等活动,无一不是人气爆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文明成果固基

  谆谆教导,语重心长。

  对于高三学生詹润晗来说,这颗小卫星就如同启明星一样,点燃了17岁的他对浩瀚宇宙的兴趣。每周四下午,他都要去学校的天工苑实验室研究他的“月球电磁车城堡”。“就是在月球上搭建一个城堡,屏蔽辐射,保护航天员和精密仪器。”詹润晗兴致勃勃地说,在航天科技课程中,自己学会了合作、专注、永不言败。

  “拔尖创新人才并不仅仅是学科考试高分的‘尖子生’,而是在兴趣、学力、特长等方面具有创造力的发展潜力巨大、禀赋优异的学生。培养这样的孩子,需要教育工作者汲古今中外所长,提供更好的课程资源、成长养分。”金陵中学校长孙夕礼说。

  “敌人在轰炸,我们在上课”,这是1939年“新安旅行团”的王德威用牛皮胶水拌红土,在广西桂林北郊七星后岩岩洞的洞壁上书写的标语,定格下艰苦行程中坚持学习的一个瞬间。

  从救国有我,到强国有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历久弥坚。

  全国人大代表、新安小学校长张大冬说:“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中汲取智慧,为孩子长志气、硬骨气、蓄底气创造条件,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来源 新华社



上一篇:天天学习|习近平“典”亮全球文明倡议

下一篇:看图学习丨让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事业汇聚成推动世界繁荣进步的时代洪流

视频点播更多>